诺兰新作《信条》IMAX摄影前瞻

影视制作

摄影指导:霍伊特·范·霍特玛,导演/制片人:克里斯托弗·诺兰,以及工作人员。

即将上映的《信条》由克里斯托弗·诺兰执导,由摄影指导霍伊特·范·霍特玛掌镜,是时下野心最大的电影制作项目之一。本片中,诺兰-霍特玛这对创作组合再次大量运用IMAX摄影机以捕捉最佳图像。两人此前的大作《星际穿越》和《敦刻尔克》基本奠定了《信条》的摄影基础。

《敦刻尔克》幕后:正在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摄影指导霍伊特·范·霍特玛和克里斯托弗·诺兰。

《信条》:又一部关于物理学的电影

这部新片讲述的是一位特工的故事。这名特工隶属于名叫“信条”的组织,其任务是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。整部电影围绕着一个叫做“倒置(inversion)”的概念展开。人们能够以“倒置”逆转时间流动,以便从未来向过去透露信息。这和《星际穿越》很相似:观看电影前,读些物理书籍或许对理解会更有帮助。

《信条》由克里斯托弗·诺兰执导,由约翰·大卫·华盛顿、罗伯特·帕丁森、伊丽莎白·德比茨基、迈克尔·凯恩和肯尼思·布拉纳等主演。其主要摄影工作涉及250名工作人员,拍摄在丹麦、爱沙尼亚、印度、意大利、挪威、英国和美国进行。你可以通过下方的预告片先行感受一下影片:

诺兰与IMAX

诺兰非常青睐IMAX摄影,在创作《信条》时也不例外。事实上,该片的大部分都是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。摄影指导霍伊特·范·霍特玛是荷兰裔瑞典人,它此前的作品有《斗士》(2010)、《她》(2013)、《星际穿越》(2014)和《敦刻尔克》(2017)。霍伊特还是荷兰电影摄影师协会(NSC)和瑞典电影摄影师协会(FSF)的成员,对大格式拍摄的经验相当丰富。《信条》是霍伊特和诺兰继《星际穿越》和《敦刻尔克》之后的第三次合作。此外,《信条》是诺兰的第十一部故事片,也是他的第六部70mm IMAX电影。

《敦刻尔克》幕后:正在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霍伊特·范·霍特玛。

《星际穿越》和《敦刻尔克》为《信条》打下坚实基础

从摄影的角度来看,我们可以认为《星际穿越》和《敦刻尔克》构成了拍摄《信条》的必要基础。为了实现构想,诺兰和霍伊特都做了些疯狂的尝试。霍伊特表示:“在《敦刻尔克》和《星际穿越》中,我们大量使用了IMAX摄影机。不可否认,这是最好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摄影方式。它有着相当大的底片,能够很好地采集并将光线布开,从而获得最高的分辨率。目前还没有任何方式能与之媲美。”在《星际穿越》中,拍摄使用到的许多IMAX镜头都还是原型,之前从未对外公开,在拍摄开始前的几天还不得不对其中一些镜头进行最后修改。

《敦刻尔克》幕后:飞机上的IMAX摄影机。

让重达30公斤的IMAX摄影机便于移动

诺兰使用IMAX拍摄时采取的最独特方法,就是把这个30公斤重的庞然大物当成一台“机关枪”。上图就显示了一台搭载在飞机上的IMAX摄影机。作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IMAX电影,《敦刻尔克》的成片保留了长达1小时19分钟的IMAX胶片拍摄素材。这比诺兰之前的《蝙蝠侠:黑暗骑士崛起》(2012)更多,后者最终剪辑的成片用到了1小时12分钟的IMAX胶片素材。此外,据霍伊特说,拍摄《敦刻尔克》极其困难,因为IMAX摄影机的重量为46磅到250磅(约合21公斤到113公斤)不等(数据根据IMDb)。

《信条》幕后:IMAX摄影机被搭载在宝马的引擎盖上。

《信条》将成为一部IMAX拍摄的杰作

我们对《信条》的期望值绝不会低。瞧瞧上图这台安装在宝马引擎盖上的IMAX 摄影机。我们期待诺兰和霍伊特在《信条》中做出同样的摄影贡献。影片原定于今年7月17日以IMAX、35mm和70mm胶片格式上映。由于疫情,它被推迟到了7月31日。(T)

views
影视制作
用数字调色:何时使用色彩示波器(以及何时不使用)

〖更新至3-9〗色彩示波器能帮助你评估图像的客观元素——例如亮度、色彩饱和度——从而帮助你更快地做出主观创意决策。

影视制作
如何以Reeltime Pro搭建一套视频回放系统

导演需要低延迟实时信号,而剧本部门可能对元数据覆盖更感兴趣,场记要求合成视图,而服化道那边想无线视频串流到他们的移动设备。

影视制作
用有限设备做偏僻外景的日戏/夜戏布光

即使你拥有了能想象到的所有资源——起重机、大柔光框、大反光框或负补光框,都无法阻止太阳的运动,也无法控制云层何时飘过。